KXIETECH®系列指导手册由快写科技旗下早该帮ZAOGAI.COM出品
报告编号:BANG-BPS-ID-13833
UPDATETIME:20230601
CONTENT 目录
手册封面
简介概述
样本与范文
目录与框架
相关政策文件及行业数据
交付标准
舆情与新闻
评论与投稿
图文引用资源
学习与操作指导
委托专家服务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也许是——慢下来。在社会的制约下,我们养成了许多习惯性反应。要从中跳脱出来,或许会让人感到别扭。然而,如果想要清醒地活出自己的价值观,我们就要给自己充分的时间。

我的一位朋友山姆曾将非暴力沟通的基本要素写在了一张3英寸x5英寸的卡片上,当成他在上班时使用的“小妙招”。每当老板批评他时,山姆就会停下来,看看手中的卡片,并且花点时间想一下如何回应。我问他,这样时不时盯着自己的手心,慢慢组织语句,同事们会不会觉得奇怪。山姆回答说:“其实也没花太多时间,就算时间长了点,我认为也是值得的。因为,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用我真正想要的方式回应他人。”在家里,他会更加开诚布公地使用卡片,并向太太和孩子们解释为什么要不嫌麻烦地花时间这样做。每当和家人发生争执,他就拿出卡片,认真考虑如何做出回应。1个月之后,他就不需要再用卡片来提醒自己了。有天晚上,为了看电视的事情他和4岁的儿子斯科特发生了争执,眼看争吵要升级了,孩子着急地说道:“爸爸,快拿卡片!”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诸如生气这样的艰难时刻也能运用非暴力沟通,不妨来做以下练习。诚如我们已经探讨过的,愤怒来自我们对他人持有的评判、标签、指责——认为他人“应该”怎样做、“活该”遭受什么等等。将你头脑中时常浮现的评判列出来,你可以参考“我不喜欢……的人”这样的句子。收集所有的负面评判,接着问自己:“当我对他人有这番评判时,我有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训练自己从“我有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角度来思考,而非评判和责怪他人。

练习是关键。大多数人的成长环境和我小时候生活的底特律街头相比,也许会少一些暴力,但也相差不远。评判和指责已成为我们的第二天性。因此,要运用非暴力沟通,需要慢慢推进,先想清楚再开口。有时,甚至只要深吸一口气,什么都不说就足够了。学习以及运用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都需要花一些时间。如何在关系中找寻到自己?如何在关系中看到他人?如何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挫败、焦虑、委屈等情绪、行为的自动反应模式?如何在关系中不委屈自己又不伤害他人?如何做到与自己与他人“心与心”的联结?

“非暴力沟通”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要素,让我们有机会探寻到自己内在的感受和需要,一步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达成与自己的和解,建立自我内在的平和;同时,也帮我们学会倾听他人言行背后的感受和需要,认识他人、接纳他人,达成与他人与外在关系的和解,建立与他人与外在的平和。

[文件下载][为什么读《非暴力沟通》.docx]


[文档编号][BPS-20913-ITEMTYPE-10012-20913]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被贴过标签,比如善良、懒惰、坚强、愚蠢等等。人们有时候并不能区分这些标签是出于评价还是观察。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我们平常对某件事或是某个人,都会自动忽略我们动态的观察,而直接有了属于自己的评论。这些评论往往带有我们的主观色彩,有时候未必就是客观事实的真实表达。

这样过于主观的评论,必然会影响人与人的沟通效果。

在非暴力沟通中,观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和技巧。它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不去做主观的评论,不去关注应该如何,而仅仅是观察事实。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

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区分感受与想法,用具体的语言如实陈述自己的感受。

在生活我们经常会看见亲密关系中的夫妻,他们之间越来越沉默,很少交流和沟通。举个例子,多年来,妻子一直在生丈夫的气,她认为丈夫从来没有在乎过她的感受。而实际上,妻子从来没有对丈夫表达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那丈夫如何能得知妻子的感受和想法呢?

要区分感受和想法。我们表达感受的时候可以用“我觉得”,但当我们表达想法时,最好还是用“我认为”。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自我表达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引起他人的共鸣,更体现了人性之间的相通之处。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

如果我们感到恐惧,是因为我们需要足够的安全感;如果我们感到愤怒,是因为我们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感到悲伤,是因为我们需要他人的关怀和安慰……因为某些事情,某些语言,我们的内心会出现种种情绪感受,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的内心深处有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在人际沟通时,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是健康的交流关系得以建立的重要因素。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是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只有了解了自己的需要,并将它们表达出来,我们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帮助;只有明白确认了对方的需要,我们才能够去满足他们,才能使沟通顺利地进行。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一位女士想让自己的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可是三个星期后,她先生却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

其实这位女士的真实想法是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这位女士想了想说:“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清楚地告诉他人我们的请求是什么,要借助具体的语言去描述,而不是停留在表达需要的阶段。只有这样,对方才不会感到困惑,才能够清楚地明白我们想要他怎样去做。我们将自己的请求讲述得越清楚具体,就越能够得到他人理性而积极的回应。



图片

[文件下载][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docx]


[文档编号][BPS-20912-ITEMTYPE-10012-20912]
马歇尔告诫我们:“你说出口的话将会改变你的人生。”每个人自出生起便开始用语言构建自己的生命故事,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对每一个人的生活至关重要。为此,马歇尔基于语言找到了解决冲突的方法,即非暴力沟通。本书中,作者引导人们从“认识自己”这样一个源头的探寻并开始建立与自己友爱的关系,再推己及人,与他人建立尊重、理解和关爱的联系,从而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活出自己的价值观。

马歇尔借用甘地曾使用的“非暴力”一词,来指代当暴力从心中消融,天性中的善自然呈现的状态。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具体的沟通方法:它包含表达与聆听,能让我们给予自己和他人建立连结的途径,并充分展现天性中的善意。因此这种沟通方法也被称为“善意沟通”。

人类以社会化的形式存在,正如马克思对人的社会属性的定义: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社会关系的构建,是高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非暴力沟通,意在提醒我们早已知道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相互连结是人类的天性。这种相互连结性代表了人具有换位思考的可能性,因此作为家长、老师,我们在教育中需要从自身做起,并且引导孩子从探寻人类共同需要出发,去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进行更有效地沟通。

心理学家调查显示:平均每20个人就有1个人遭受过语言暴力,每50个人中就有1个人因语言暴力导致心理疾病,轻者患有社交障碍,重者有杀人和自杀的行为。这种言语暴力在校园甚至家庭中同样存在。

由于人性被“和平”和“暴力”所撕裂,因而每一个时代都召唤着“非暴力”。当说出口的话成为泼出去的水,当造成的伤害难以挽回,人们不由得陷入深深的自责与懊悔中。非暴力沟通帮助人们重新构建表达自己和聆听他人的方式,使言语不再只是出于习惯的自动化反应,而是牢固地建立在觉察感受和需要的基础上,做出有意识的回应。

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在沟通中既能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同时也能带着尊重与同理心关注他人,从而在任何交流中听见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

在一个更深的层面,非暴力沟通是持续的提醒,让人们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方向。它告诉我们,解决所有暴力唯一的道路,便是放下执见。一旦人们将注意力聚焦在彼此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上,而不是诊断和评判,他们就能发现内心深处的善意。

处于高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阶段,焦躁和叛逆往往不可避免。家长与孩子在沟通中难免出现“各执一词”的情况。

非暴力沟通提倡将注意力聚焦在对方的需求上。这样有助于孩子学会聆听他人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需求,接纳自己并不乐意听到的回答。

他们通过“非暴力”(Ahimsa:指在瑜伽练习不能过于激进,不能给身体带来劳损或者伤害)原则,在平等的交流中拓展自己的意识,从而消弭鸿沟。他们都无需讨对方欢心,而是学着成长、接纳和爱。


[文件下载][《非暴力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实现有效沟通.docx]


[文档编号][BPS-20911-ITEMTYPE-10012-20911]
第一个:道德评判
就是当一个人做了一个事后,我们会有习惯性的定义。对于不熟悉的人或事,会认为没有修养等等。之前看到一本书中讲到一件事:两个孩子在地铁里吵吵闹闹,他们的父亲坐在旁边默不作声,作者认为孩子没有教养,走过去提醒那位父亲管管他的孩子,那位父亲说:对不起,这两孩子的母亲刚刚在医院去世了,两孩子还没接受反应过来等等,作者立马理解了且提出是否需要帮助之类的。在知道原因前,我们会习惯性地进行道德评判,认为这两孩子无教养,一旦使用道德评判的方式与人沟通,肯定就是暴力沟通。第二个:比较看看别人怎么做的,你怎么做的,你为什么比不上谁谁谁?这种比较会给对方内心带来很大的伤害。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犯比较的暴力沟通方式。我们会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例如:谁谁谁比你游泳好,比你学习好,比你乖等等,这会给孩子挫败感,孩子的信心会受到打击,甚至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长此以往,孩子更容易叛逆。第三个:回避责任我们经常说“我不得不”,我不得不早起给家人做早餐,我不得不加班,我不得不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等等,相信大家都有这种“不得不”的事情,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可以选择不做早餐,选择不加班,选择不干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可是如果不做,那可能家人没有丰盛的早餐,工作就没有了。此时,就面临着选择。我非常认同卢森堡博士倡导的一个方法:就是把“我不得不”改成“我选择”。当把它改成“我选择”的时候,心情就马上不一样了。我虽然不喜欢加班,但是如果不加班的话,我就没法承担家庭责任,所以我选择承担家庭责任,这时候负面情绪马上就会下降很多。我们有时候不能选择这件事,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面对这件事的态度。第四个:强人所难威胁,你不听我的,就怎么样怎么样。这种经常出现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上,我经常听见有父母说: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等等,这对孩子来说就很恐慌,很威胁了。

总而言之,非暴力沟通就是讲事实,讲感受,讲需求,希望得到什么,最后希望对方怎么做的具体要求,只有将四步连通起来,非暴力沟通就实现了。

非常有收获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要生气,一定是因为他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首先我们观察实际上发生了什么,无论他人的言行是否有益于我们。我们只是去观察,要做到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我们的挑战在于不夹杂任何评判。印度哲学家克里希纳穆提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区分观察与评论。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的语言,它不鼓励人们做静态、一概而论的陈述,而是提倡我们在描述观察时清楚的说出特定的时间和情境。我们习惯混淆观察和评论而不自知,如“我家孩子爱拖延”;若用区分观察和评论的方式表述,可表达为“我家孩子只在考试前一晚学习。”

当我们评判、批评、分析或判断他人的言行时,实际上是在用疏离生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当我们说“你从不懂我”,真正的心声是渴望得到理解。但对方听到的是批评,并随之启动自我辩护和反抗。

[文件下载][造成暴力沟通的因素.docx]


[文档编号][BPS-20908-ITEMTYPE-10012-20908]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表达的时候要说出感受,而不是说出评判,或发泄情绪。这点我们往往很难做到,很容易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张口就来。例如:一个丈夫晚上很晚回来,妻子会直接说:还知道回来呀?下次干脆不要回来了。显然,妻子的这句话并没有说出感受,而是在发泄情绪。非暴力沟通的核心是:当一个人觉得情绪受伤的时候,都是因为某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去寻找这个需求,而不是发泄情绪。发泄情绪一时很爽,但却伤人伤己,这种暴力的沟通方式,导致感情受阻,生活越来越糟糕,这时候应该去寻找需求。情绪的根源就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联想到工作中,如果员工工作情绪不高,肯定要么是钱没得到满足,公司钱没给够;要么就是成就感、归属感没得到满足,领导不重视等等。

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非暴力沟通的结构及四步法:
第一步:观察,说出一个事实,不带评论(讲事实)。
例如:上面的例子,妻子说:老公,这一周你每天都凌晨2点才回来。
这就是事实,不带任何评判。

有一句话特别棒,印度心灵大师克里西那木讲的: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不要轻易去给别人下定义、去评判别人,这是一种美德。
第二步:要体会和表达感受(讲感受)。

例如:我觉得很伤心与失落。

这是感受,讲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有些人受小时候的影响,父母工作忙,没法照顾我们的情绪,长大以后,我们也不太愿意或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往往有事自己扛,就自己压抑,导致情绪累积,要么压抑出病来,要么就是宣泄出去,伤害到周边的人,或突然暴怒、欺负别人。

通过观察小孩发现:常说我不和你玩的小孩,其实是特别希望有朋友,特别希望朋友重视他,但是因为不会表达感受与情绪,导致张口就是“我不和你玩”之类的话,希望引起别的小朋友紧张,从而与他玩及重视他。

第三步:找到感受的根源,来自于需求(讲原因);

例如:我希望你能早点回来,我们能一起聊聊天,你也能多陪陪孩子,辅导辅导孩子作业,一家人也能多点时间在一起,我也可以喘口气。

这就是讲原因与需求。

当我们面对一次暴力语言或伤害的时候,我们通常有四种反应的方法:
第一种反应是:责备自己、内疚,这事都怪我;
第二种反应是:责怪他人,这事怪他;
第三种反应是: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我到底想要得到什么?我需要什么?

第四种反应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以上四种反应,很明显前两种会带来暴力的情绪,后两种则是体会感受与需求。

唯有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才能找到生活的主人。

第四步:提要求,讲出一个清晰明确的要求。

例如:我希望以后每周你至少有三天都在晚上8点前回来,咱们也能一起聊聊天,你也能辅导辅导孩子作业,可以吗?


这就是明确的要求。

四步沟通法:讲事实,讲感受,讲原因,提要求,看似很简单,往往大家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被暴力的情绪所控制。


有人会说,正在气头上,哪还能心平气和地好好说话,那岂不是要憋死。卢森堡博士说:非暴力沟通绝不是教你忍辱负重,啥事都憋着别说,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表达出来,你可以非常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不会轻易地用语言去伤害别人。

[文件下载][什么叫非暴力沟通.docx]


[文档编号][BPS-20907-ITEMTYPE-10012-20907]
寻求世界的改变,就先让自己成为改变。中国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到“修身齐家”,即先正己然后正人。同理,非暴力沟通最关键的应用或许在于改变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我们若用暴力的方式对待自己,就很难真正做到善待他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赫布·加德纳(Herb Gardner)创作的戏剧《一千个小丑》中,主人公拒绝将他12岁的外甥交给儿童福利院,他郑重地说道:“我希望他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然,这份独特会在不经意间离他而去。”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看不见自身的美好,那么我们就和生命的源头、神圣的能量失去了连结。只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天生我材必有用”才会作为热情与动力存于心间,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才会对生命有益,进而做出符合生命需要的选择。

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在一次非暴力沟通工作坊中,马歇尔对成员进行了一次“当犯错时会对自己说什么”的调查研究。而结果显示,大部分人的说法都是“笨蛋”、“这种蠢事你也干得出来”、“你有病吗”这类指责性评价。

长期以来,受奖惩思维的影响,人们被教导的方式充满着好坏对错,也因此用这样的方式指责自己。但是,假如自我评价的方式让我们感到羞愧,并因而改变行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便会被“自我憎恨”主导,即使我们有时能从错误中“得到教训”并做出改变,背后的驱动力也不是正向的。

非暴力沟通提出的接受不完美,建立在悦纳自己的基础上。此时我们的改变是出于想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并不是因为羞愧、内疚这样一些具有破坏性的驱动力。

善意地对待自己

大多数人在经过长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后,已经很难从“自己需要什么”的角度来思考了。某大学就学生对自我发展需求的了解情况做了一次研究,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5.6%的学生认为自己十分了解自己的需要。

人们总是努力地成为社会和他人期待的模样,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需求。非暴力沟通认为,每当我们认为他人是错误或是不好的,我们真正的心声是——他人的行为与我们的需要产生冲突;如果我们指责的人恰好是自己,我们真正的心声是——我的所作所为没有满足我的需要。

因此,当自己犯错时,我们不妨尝试带着同理心拥抱两个“自己”:对过去的行为感到懊恼的自己以及当初做了那件事的自己。通过“哀悼”和“自我宽恕”,我们不再谴责自己,进而收获成长和自由。如果能时时和自己的需要相连,我们就能采取更富有创造力的行动来满足需要。

不做没有乐趣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提及“乐趣”与“生计”,人们总会感慨一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不可否认,当我们做事的动机纯粹只是为了让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即使工作辛苦,我们也会乐在其中。反之,如果我们的行动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失去它的乐趣,让人心生抗拒。

对此,马歇尔提出了一种将“不得不”转化为“我选择”的清单法:

将你觉得无趣,却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列在一张纸上。
清楚地告诉自己:你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它们,而非你不得不做。
一旦你认同了做某件事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请试着体会选择背后的意图,然后以“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来表述。

清单法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每件事,有觉知地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行动。若“不得不”转化“我选择”失败,我们则可以依据之前列出事情对应的需求,来寻找另一件事情代替它。这将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乐趣,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充分表达愤怒

1943年的夏天,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公园里发生了一起由种族冲突引发的暴力事件,随后几天中40多人遇害。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然而,通过指责、打骂、伤害他人的方式来宣泄愤怒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如果真的很生气,我们需要找到更有力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
 
当我们回溯愤怒产生的原因,会发现愤怒的核心是服务生命,即所有的怒气背后都有一个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因此,非暴力沟通并不鼓励忽视、否定或压抑愤怒,而是通过了解让我们愤怒的核心本质,帮助我们充分且诚挚地表达自己。充分的表达愤怒,指的是运用方法有效地表达自己需要:

停下来,深呼吸。
看看我们有哪些评判性的想法。
与我们的需要连结。
表达我们的感受和未被满足的需要。

尝试着将自己此时的感受以及未被满足的需要清晰地表达出来,它给对方留下的印象或许并不亚于指责和怒喝,我们的需要也将更有可能得到理解与满足。

[文件下载][成为和平,创造和平《非暴力沟通》.docx]


[文档编号][BPS-20904-ITEMTYPE-10012-20904]
语言暴力离我们的生活远吗?
我的回答是生活中比比皆是,语言暴力是致使他人精神、心理感受到痛苦或者伤害的一种暴力行为。比如大到夫妻生气、邻居吵架,小到对别人指责、嘲讽、比较、随意评价、贴标签、起外号等等。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起自己或他人的痛苦。比如老公喝酒回来,老婆很生气:“喝喝喝,一天就知道喝,喝死你算了!”“连着都不懂,笨死了!”甚至坐地铁一点点小摩擦都能吵起来,大多都是口无遮拦的语言暴力所导致的。

说者有心、无心,但听者有意。往往就是一句话,会把人的情绪直接带入火山爆发口。

其实,说话是有技巧的,沟通也是有逻辑的。如果提前知晓什么是暴力语言,就能减少一些非必要的冲突和矛盾。如果懂得非暴力沟通,就能化解一些情绪愤怒,让人心平气和面对分歧和争议。

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人的一种本能。比如建立刺猬一样的说话方式,碰到插队的人, 心里会暗骂这个人真没素质;有人迟到了,会觉得对方没有时间观念。

就是遇到自己不喜欢或者不能理解的行为,产生的应激反应就是指责,会认为这就是他们的问题,各种脏话也会经常脱口而出。

同样,如果自己有一些事做的不如意,或者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就会不断自我指责和批评。人的本能是向下的,会不自然的往坏处想。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时候,经常导致陷入问题之中。问题其实就是个麻烦,而麻烦就是一种情绪,是没办法用理性思维解决的。

有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句习以为常的话就是暴力沟通,比如孩子学习考试成绩不好了,你会说:“你考试成绩不好,真的让我很难过。”产生了道德批判和回避责任。有时候,我们也知道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不好,但内心始终有一个槛迈不过去,或者想不通,没有动力去自我控制。

其实,我们最应该想的是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转换一下自己的思维,是不是背后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幸运的是马歇尔·卢森堡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按照它来谈话和聆听,就能够让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的去责怪问题,而是通过观察和彼此的感受,能够有意识的使用语言。在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时候,也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在使用爱的语言时,同样,也提高了我们爱的能力。

卢森堡博士2006年,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荣获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他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人们如何让自己生活变的和谐美好,还帮助争吵的情侣、家人,甚至劳资纠纷、帮派矛盾解决了众多冲突和争端。

[文件下载][暴力思维的转化.docx]


[文档编号][BPS-20903-ITEMTYPE-10012-20903]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写的一本关于沟通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名气很大,但凡推荐心理学方面的经典书籍肯定有它的一席之地,它还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在全世界的销量是数以百万计。

加文近期拜读,发现这本书并不是想象中那种经典大部头,很厚很深奥。书中作者以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日常遇到的沟通小故事,然后分享一些心得体会和沟通方法。

当然里面关于沟通的细节和方法还是不少的,也有一些案例和对话的练习题目。看完本书,加文认为用心理解和回应他人与自我的真实需要,是《非暴力沟通》想要表达的主题。

这本书为什么要叫做“非暴力沟通”呢?是专门用来化解暴力的沟通方法吗?加文觉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作者在书中展现的沟通场景,大多是沟通双方带有明显分歧、双方争执的场面,比如妻子埋怨丈夫不关心自己,母亲责备孩子不听话,甚至作者深入到处于敌对状态积怨很深的两个群体运用“非暴力沟通”尝试化解矛盾。

处在这样的对立场景中,我们会感到很糟心,因为对方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期望,心情不好自然就会用上批评诋毁、指责对方,迫使对方听话。其中掺杂了不良的情绪,这样的沟通往往很不顺利,脱口而出的多是情绪宣泄的言语,包含暴力成分也在所难免了。


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诉求,都明显带有语言暴力元素在里面,批评埋怨声充斥耳边,都不能好好说话了。为了避免暴力,作者建议我们运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就是用心理解自己与对方,满足双方的真实需要,互相妥协让步,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因此产生了“非暴力沟通”这种沟通方式,作者希望借助这种方式深入探讨自己与他人的真实需要,然后思考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满足需求,也只有做到这样,才有可能做到有效的沟通互动。

用暴力胁迫对方服从,只能维持表面的平静,内心的不满、伤痛迟早也会冒出来,继续双方的暴力沟通模式。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应该采取更积极的行动,而不是抱怨,更不是通过指责和惩罚对方等暴力方式,使对方改变,来达到我们自己的目的。所以这是非暴力沟通比较积极正面的一面。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当你明白自己的需要,才会采取积极的行动。同样,当理解了对方真正的感受和需要,我们才不会被表象所迷惑,不会直接判定对方是不听话、不好的。

其实对方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也有难处,也有满足自身需要的权利。要达成双方一致的最大效益,那就还需要沟通磨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对方、指责对方,让对方就范。


那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应该怎么做?作者介绍了几个重要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对方的行为表现。疫情当下,困在家里谁都不好受。家长可能责怪孩子整天盯着电脑上网,孩子则对父母不理解自己要上网课,而感到不开心。这就是亲子双方的矛盾点,而他们之间显然都没有认真观察对方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这时如果想要使用“非暴力沟通”化解亲子矛盾,父母要在孩子上网时,先细心观察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然后如实说出“你用电脑上网1个多小时了,是在上网课吗?”而不是冲口而出“你沉迷网络1个多小时了”,这明显是批评孩子。

第二个要素是表达感受。

表达感受,是为了使沟通更加顺畅。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总会加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确实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少走弯路,习惯用批评教育的方式,因为这样孩子会比较容易听从父母的指令,纠正“错误行为”可能马上见效。

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却感受不了父母的关心,只感觉父母一开口就是指责批评,根本就不懂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真实需要,这往往也是亲子沟通的矛盾点。
父母为了孩子好,也为了使教育效果更好,可否尝试改用先表达感受,再做下一步的处理呢?比如,父母可以说“妈妈见你用电脑上网1个多小时了,我有点担心你的眼睛会看累了”。这时孩子可能就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而不是认为父母又来批评自己。

第三个要素是提出需要。

为什么要“提出需要”?我们真的不习惯直白地说出自己的需要。比如,女朋友对你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其实女朋友想表达她需要你的关注和陪伴。但是这话听起来,是女朋友在向你抱怨。

你可能会反驳,“我努力工作不都是为了咱们有个美好的将来,买房不需要钱?结婚不需要钱?”这样的争辩,虽说也有道理,但女朋友听后肯定也会很生气。
批评中往往暗含着期望,如果女朋友直接说出“我需要你,需要你的爱”,那你的回应应该就是一个温情的拥抱,那女朋友很大可能就会心满意足。

“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所以,直接说出需要吧,对方会作出积极的回应的。“爱,就要勇敢说出来”此言真理。

第四个要素是请求。

书中作者说“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对于这点,我是觉得有点费解。大概意思可能是说,你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后,然后“请求”对方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回应和满足自己的需求。

说还得落实到做,才能实现非暴力沟通,而“请求”就显得比较温和,而非暴力般地命令。正如妈妈对在上网课的孩子说“妈妈见你用电脑上网都1个多小时了,我有点担心你的眼睛看累了,去休息一下好吗?”。

孩子知道妈妈是在关心自己,愿意暂时关闭电脑去歇歇,这也就是对妈妈最好的回应,也满足了妈妈关心孩子、重视家人健康的需求。

这4个重要要素,其实也就是“非暴力沟通”表达的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当你遇到棘手的沟通场景,准备向对方怒怼回去时,试试停下来深呼吸,想想怎么用这四步去表达你的想法,或许你会消消气,对方也会易于接受你的要求。

回到开头,“非暴力沟通”是专门用来化解暴力的沟通方法吗?加文认为是,在前面已经有所介绍,但其实也并不仅此而已。

总的来说,“非暴力沟通”是一套我们不常习惯使用的沟通方式,它需要我们很有耐心地发掘自身与对方的需要,从自我提升和关爱他人的角度来展开沟通对话,颇有些探讨人生哲学、来点心灵鸡汤的味道。

我们一般的沟通,常希望用三寸不烂之舌劝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然后对方能按照我们设定的目标去做,这是沟通技巧最想要达到的效果。而在“非暴力沟通”中,也包含了与自己沟通和解的一个方面。

它倡导我们也要与自己进行充分沟通,自己并不是一件物件,也是一个重要的个体,深入了解自己的需要,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同等重要。

作者有一次穿了件新衣服自信满满去主持一个重要的讲座活动,结束后他还要给他的粉丝们签名留念。当忙着签名时,他随手把没有盖笔帽的签字笔放入了新衣服的口袋上,结果衣服口袋瞬间就给墨水弄脏了。这件崭新的衣服就这样随手被毁,他懊恼至极,自责自己怎么那么不小心。

可静下心想过后,作者意识到其实自己想满足服务他人的需求(给他人讲课、签名留念),也有照顾好自己的愿望(穿着整洁的新衣服)。这件小事使作者明白,服务他人与照顾自己同样重要。

所以“非暴力沟通”也包含了与自己和解的部分,非暴力地与自己好好沟通。为什么出了点小差错,就要一味地苛责自己呢?明白了自己的需求,也就能好好爱自己,自己也需要被照顾被呵护。

正如有句话说得很好,“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别人”。“非暴力沟通”重要的应用也在于培养对自己的爱,这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当然,这其中需要很多的个人思考和顿悟,并非学习一两个沟通技巧就能提升的,关键还在于把自己重新重视起来,用心聆听自己的真实需求。

本书在最后的章节还附录了一套“非暴力沟通”的简易模式,按照模式中的方法和技巧多加练习,是可以逐步提升我们“非暴力沟通”能力的。当然,书中还有不少值得学习和尝试的沟通细节,比如什么是需求、如何面对指责、全身心倾听、安慰他人等等,这些沟通技巧,展开讲述都有很多内容值得深入探讨。

如果你感觉平时与别人的沟通不太理想,尤其是与家人、亲密伙伴的沟通,不妨尝试这套方法,从家人朋友开始更容易从心开始,放松敞开心扉地练习。

用心深入沟通,保持足够的耐心,想清楚了再说,可能会发现不一样的沟通效果。而我们或许也能从中观照自己,沉淀自我,收获心灵上的成长。

[文件下载][《非暴力沟通》:怎样的沟通方式能够直达人心.docx]


[文档编号][BPS-20902-ITEMTYPE-10012-20902]
心里有火想往上冒的时候,还得讲什么步骤?
 
有一句话说得不错:要么控制情绪,要么被情绪控制。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指出,充分表达愤怒,可分为四个步骤。
 
一、停下来,深呼吸

感到愤怒的时候,不要急于说什么和做什么,更不要去指责或惩罚他人,而是让自己通过深呼吸保持安静。
 
二、看看自己产生哪些评判性的想法

比如,听到别人说一句什么话,使你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此时,你对对方产生怎样的评判呢?
 
三、与评判性想法背后的需要连结

马歇尔举的例子是,听到别人说了含有种族歧视的话,为此气愤地指责对方是种族主义者。实际上,背后的需要是融合、平等、尊重、与人连结。
 
四、开口表达愤怒

此时的表达愤怒,并非歇斯底里,而是表达感受和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马歇尔认为,非暴力沟通是需要训练的,这种沟通方式具有训练的可操作性。很多时候,如果希望别人听见自己的心声,我们不妨先去同理对方,去倾听对方的心声。
 


有一次,马歇尔从机场搭乘出租车进城,车上的喇叭传来车辆调度员发给司机的消息,通知他去某个地方接一位犹太人。
 
同乘一车的乘客对此嘀咕起来,听得出,他对犹太人抱有很深的偏见。
 
具有犹太血统的马歇尔气坏了,如果是在年轻时候,他很有可能上前对这位乘客挥上两拳。
 
而事实上,他提醒自己做了几次深呼吸,然后开始同情自己的心中的痛苦、愤怒,还有恐惧。他一边觉察自己的感受,一边提醒自己,让他生气的,并不是身旁的陌生人,也不是陌生人说的话,而是他内心深处的一些想法。
 
在同理自己后,马歇尔开始试着去体会对方的心情,并且以平和的语气询问他的感受,去聆听他说出那番评判性话语背后的心声。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马歇尔希望看见别人的美好,也希望别人能理解自己。工作经验告诉马歇尔,如果自己能同理他人,最终他人也能听见自己。
 
通过主动而诚挚的交流,马歇尔了解到,这位乘客之前在于犹太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他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同理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当他专注于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时,两人的情感体验开始相通。
 
“只要专心关注对方的心声,而非受困于他们的想法,我的生活就会变得愉快得多。”
 
除开这一条经验之谈,马歇尔还指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关键一点,那就是——
 
慢下来。

 
马歇尔有一位朋友,曾将非暴力沟通的基本要素写在小卡片上,以便作为自己在工作和生活的小妙招。
 
受到老板批评时,他就会停下来,看看手里卡片,再想一下如何回应。马歇尔问他,这样做会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这位朋友的回答是:就算时间长一点,也值得,因为这样可以用真正想要的方式回应他人。
 
久而久之,通过有意识的练习,这位朋友不需要借助卡片也能熟练运用非暴力沟通。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来来往往,赶着时间上班下班,步履匆匆,腾出时间审视自己已经成为奢侈。
 
而一个人想清醒地活出自己的价值观,必须给自己充分的时间。
 
慢下来,学会好好沟通,学会倾听自己和他人。如此,我们才会活得踏实而愉快。
 
 
 

今天,我们读到的是如何充分表达愤怒,倾听自己的心声,与他人产生连结。

人在愤怒时,最易指责和惩罚别人。事实上,这样做非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还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
 
所以,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通过愤怒,觉察自己的内心需要,并且将它充分表达出来。只有先让自己慢下来,才可能产生人与人的连结,心与心的沟通。
 

[文件下载][ 表达愤怒的步骤.docx]


[文档编号][BPS-20900-ITEMTYPE-10012-20900]
脾气再好的人,也难免会有动怒的时候。而从小所受的教育告诫我们,一个有涵养的人,不该大发雷霆、火冒三丈,遇事应该学会克制,自我压制。
 
心中感到愤怒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办?
 
非暴力沟通不鼓励人们忽视、否定甚至压抑愤怒,而是了解促使自己愤怒的核心原因,从而充分并诚挚地表达自己。
 
充分表达愤怒,第一步要做的是:不再将愤怒的责任归咎于他人。
 
生活中,你是否自觉不自觉地持有“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某某做了什么”的想法?然后,理所应当地指责对方?
 
比如,“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很伤心。”“我过生日而你不在,让我感到很失望。”“你这样做让我很难过。”……
 
对于这样一种思维习惯,书上解释得很清楚:“文化常以内疚感作为控制人的手段。对这样的文化来说,重要的是驱使人们相信,一个人能操纵他人的感受。将刺激与原因混为一谈,成功地让内疚成为操控和强迫的手段。”
 
事实上,这种做法让我们无法觉察到愤怒的核心本质。因为别人的言行只会引发我们的感受,而不是让我们产生感受的根本原因。
 
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感到生气呢?
 
当我们生气并将错误归咎于他人时,扮演着上帝角色,评判、指责他人犯下的错误,认定他们将受处罚。马歇尔认为,这才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面对不喜欢的言行,如果我们能觉察自己的感受,聚焦每一个当下的需要,就会与内在生命连结,从而以平和心态看待人事。
 
比如,你约了个人,左等右等,对方迟迟未到。
 
这个时候,如果你从自身需要的角度思考,就会觉得对方不在意自己,爱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感到伤心。如果你做事讲求效率,注重时间概念,就会觉得对方浪费你的时间,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而生气。如果此刻,你正希望一个人安静地独处,非但不生气,还会庆幸对方迟来,因为自己平静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可见,我们自身的需要才是产生感受的原因,而非别人的言行。
 
“导致我们愤怒的,是指责的想法,它们切断了我们和需要的连结。愤怒提醒我们正在用头脑分析和评断他人,而没有关注有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在马歇尔看来,人之所以愤怒,是疏离生命、引发暴力的思维方式造成的。
 
“所有的怒气背后,都有一个没有被满足的需要。”说来道去,一个人的需要,是种种沟通问题的核心,满足需要是每一个生命最本真的根源。
 
如果我们将愤怒随意发泄一通,不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还会破坏人际关系。
 
如果我们将愤怒利用起来,通过愤怒觉知自己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同时也意识到一点:导致生气的思维方式并不能让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
 
书中再三强调的一点是:让我们愤怒的,并非他人的行为,而是自己头脑中对他人及其行为的看法和解读。
 
因此,遇到不喜欢的人和事,与其对此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不如用同理心与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进行连结。
 


[文件下载][认清愤怒的核心.docx]


[文档编号][BPS-20899-ITEMTYPE-10012-20899]
第1页┆共1页  1 每页10项┆共10项
早该帮
扫码看本页 本页浏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