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项目立项结项
一、背景与起因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抓发展成为基层党委工作的主要内容,而基层党委书记普遍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稳定等压力大的工作上面,在履行抓党建职责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偏少,直接影响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是不是各级党委、各部门党委(党组)都做到了聚精会神抓党建?是不是各级党委书记、各部门党委(党组)书记都成为了从严治党的书记?是不是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成员都履行了分管领域从严治党责任的“治党三问”。面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市委进一步探索当前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以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工程化、项目化、具体化、精细化的要求,运用项目化管理的理念,全面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在全市9个县(市)、区委及37个直属党(工)委书记中全面推行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工作,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的有效落实。

二、做法与经过

在实施过程中,市委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管理,高层次推进,紧抓项目申报、审定、实施、管理和考核等环节,找准着力点、把握关键点、寻求突破点,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已经成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的有效载体。

1、签订责任状,落实“一把手”管党责任。市委制定下发了《鸡西市县(市)、区委和市直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的实施方案》。通过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市委书记与各县(市)、区委书记和市直党委(党组)书记签订了抓党建工作责任状,明确和落实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谋求实实在在的基层党建工作成果。针对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党委不同特点,结合党委书记基本职责和当前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在责任状中分别明确了县(市)、区委和市直党委(党组)书记的职责,涵盖抓好市委中心工作、落实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等四个方面12项内容,并明确了党委书记亲自抓好基层党建工作项目的主体责任。配套下发《鸡西市县(市)、区委和市直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工作纳入考评内容,并增加分值权重,切实提高党委书记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

2、强化指导,科学配置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市委把县(市)、区委、市直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工作列为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从指导科学立项,优化配置项目入手,强化指导。在项目选题上,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当前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每年都设计不同的项目课题,同时,鼓励各地、各单位加强工作创新,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加强选题指导,按照“干什么创什么、做什么争什么”的原则,依据各类基层党委的工作领域和实际特点,帮助各地、各单位实现最优化立项。例如,虎林市委根据地方、农垦、森工三方交错分布、各自为战的实际,研究确定了《深化一体化党组织建设,全力推进场县共建活动》项目;麻山区委根据“区直管村”的实际,确立了基层组织城乡一体化项目等。几年里,全市46个市直党委(党组)共申报项目317项,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严格审查,实行统一建立项目库管理。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党委(党组)党建项目确定后,填报《鸡西市县(市)、区委和市直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呈报表》,由市委组织部负责研究审定。审定过程中重点做到了“四看”,即看项目内容是否符合单位实际、看项目目标是否过高或过低、看项目要求是否具体实在、看项目实施后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责成重新申报,确保每个党建项目特色鲜明,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项目审定后,各地、各单位填写《全市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立项书》,由市委组织部对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项目进行立项备案,建库管理。既明确了项目的主要内容、预期目标、完成时限和牵头领导,又有利于加强对项目调度、推进和管理。同时,将各单位项目开展的相关材料及时存档备查。

4、强化措施,推进项目实施。项目确定后,指导各地、各单位对所承担的项目进行细化、量化,提出年度目标和任务,并明确项目建设的时间、步骤、推进方式、组织措施、年终目标等,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建立书记抓党建项目管理动态台账,从项目“有节点,可控制”特点出发,市委组织部对各立项项目进行科学指导,分别形成项目推进工作进度表,以表格化的形式逐月对照,逐项销号推进,确保项目实施的时效性。指导各地、各单位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以党组织书记为龙头、组织部门为主体、有关部门和相关组织为两翼,上下联动,协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格局。项目结题后,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等单位抽调相关党建工作专家,从项目的实施内容、实用性、创新性、推广价值等方面,对全市党建项目进行综合评审,并将优秀党建工作项目汇编成册,在全市推广。目前,全市共评选出优秀党建工作项目46篇。

三、成效及启示

通过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鸡西市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党委书记管党意识明显增强。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党委(党组)分别成立由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组织部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为工作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鸡东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7人课题组,4次深入社区现场督促、指导工作。先后2次召开社区党建推进会议,对社区服务工作进行部署和指导。目前,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都建立了党建工作联系点,绝大多数党组织书记都能主动研究谋划、统筹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认真履行管党责任,基层党建工作氛围日益浓厚。

二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在着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落实的过程中,注意采取得力措施抓好党建项目工作任务落实,尤其是扎实推进基层党建管理,推动了各级基层党组织组织广大党员走进企业、社区、农村,争当社区民意的信息员、为民服务的勤务员、矛盾纠结的调解员,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保证了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三是培育了一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亮点。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过程中,以进一步夯实基础、打造亮点、争创特色、提升水平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在探索和实践中,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实际,科学设计活动载体,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了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基层党建工作亮点不断凸显,各类典型的辐射引带作用不断增强。虎林市的场县共建、恒山区探索党代表工作室建设等13个项目成为创新项目的亮点。

四是提升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在书记抓基层党建项目管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各级党组织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项目化推进的措施和办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各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得以完善,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得以进一步增强。通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突出基层党建工作重点,培育基层党建工作亮点,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点,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鸡西市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项目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

1、抓好党建项目工作,必须树立和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的责任观念。要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确立“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理念,进一步明确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落靠“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党委书记既要挂帅,又要出征,确保项目申报、立项、推进、验收全程跟踪管理。

2、抓好党建项目工作,必须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树立“三个意识”。引导各级党组织书记树立问题意识,主动关注、分析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些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课题。树立研究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努力实现从“总结型党建研究”向“研究型党建工作”的转变。树立创新意识,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发展,必须树立新观念,设计新思路,进行新实践,创造新成果,积累新经验,确保各项工作不断与时俱进。

3、抓好党建项目工作,必须健全和完善项目化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按照“谁立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采取定人员、定事项、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五定工作法”,将各项工作落实到月,安排到周,具体到天。按照“座谈交流看进度,实地调研看做法,综合评比看亮点,结合实际看效果”原则,建立工作督查制,防止出现“年初立项后搁置一边,年终评审前加班加点”的现象。

[文件下载][党建项目立项结项.docx]


[文档编号][BPS-13954-ITEMTYPE-10012-23060]
早该帮
扫码看本页 本页浏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