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幼时记趣》
一、目标导引:
  1、借助注释和词典读懂这篇课文,熟读成诵。
  2、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体会作者纯真的童心和想像奇特、视小为大的童趣。
  3、认识观察、联想以及想像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自己的作文实践。
  二、自主预习:
  1、阅读《幼时记趣》课下注释(1),了解作家作品。
  2、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并且给易错字标清字音。
  稚()藐()项为之强()怡()然唳()凹凸()壑()庞()哈蟆()
  3、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三、合作探究:
  1、本文围绕着污物外之趣记叙了哪几件趣事?
  2、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总洋的童心童趣?
  3、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内容。
  4、本文在结构上和语言上有何特点?试从文中举例说明其特点。
  四、导拨提炼:
  1、朗读(学生评价、比赛、老师指导)
  2、讨论并明确文言文词语的特点。
  有些句中词语的顺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必须适当变动,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可以用几个词简言之:
  补——增补适当的内容。如:
  调——调换词语的位置。如:
  连——连成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一句话
  3、自主试翻译课文的第1——4段,小组交流并指出翻译中的问题,集体订正。
  (注意“释”、“补”、“调”、“连”的具体运用)
  强调以下几个句子。
  (1)、补使与台齐实为“使之与台齐”。
  (2)、以……为……把……当作……
  (3)、见二虫斗草间见二虫斗于草间原句省略了“于”字
  驱之别院驱之于别院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表被动
  五、反馈提炼:
  1、积累成语
  从文中概括出三个成语,并解释
  ①
  ②
  ③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乐
  ④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六、检测反馈:
  你在童年时有类似之趣吗?你认为总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学习本文,你获得哪些启示?

[文件下载][阅读《幼时记趣》.doc]


[文档编号][BPS-13559-ITEMTYPE-10012-13050]
早该帮
扫码看本页 本页浏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