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口腔卫生保健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

口腔不仅是300多种微生物的贮藏库、集散地,而且是许多传染 病,如乙型肝炎等疾病的传播途径。古人警言的“病从口入”概念,如今有了更多的内涵与更新。口 腔疾病及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妊娠并发症、呼吸道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 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提高口腔卫生保健意识、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全身健康的重要性已成国际共识。

第一节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的重点在于控制菌斑、消除软垢和食物残渣,增强生理刺激,以使口腔和牙颌系统有一 个清洁、健康的良好环境,从而达到发挥其生理功能,增进口腔健康的目的。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 漱口
漱口( mouth rinsing)是最常用的清洁口腔的办法,一般用清水或淡盐水即可。饭后漱口能清除食 物残渣、部分软垢及口内易被含漱力冲落的污物。为了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可选用含不同药 物的漱口液漱口。应注意,使用漱口液不能代替刷牙对菌斑的机械性清除作用,只能作为刷牙之外的 日常口腔护理的辅助手段。

(一)漱口液的作用
1. 防齿禹作用 使用含氟漱口液是一种局部用氟防制的方法,适合于低氟区及适氟区,是预防学 校儿童制病的口腔公共卫生措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氟水漱口安全,每次用后口内滞留或吞咽 量很少,但5岁以下儿童的吞咽功能尚未健全,不应推荐。

2. 抑菌作用 某些含药物的漱口液如氯己定等,可以抑制牙菌斑,减轻牙龈炎。

(二)漱口水的用法
1. 漱口时间和用量 通常为进食后漱口,一次10〜15ml。口腔黏膜溃疡、牙周洁治、牙周手术前 后,用药物漱口液含漱1分钟,连续含漱2次即可。

2. 注意问题 有些药物含漱液只用于牙周洁治和手术后,不作为日常口腔护理用品,不能用于 长期漱口。当疾病痊愈后应停止使用,以免引起口腔内正常菌群失调及耐药。

二、 刷牙
刷牙(tooth brushing)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碎渣、软垢和去 除牙面上的菌斑,还能按摩牙龈,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的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少各种口 腔疾病的发生。刷牙适用于所有人群,因而具有普遍的公共卫生意义。

(一)牙刷
牙刷(tooth brush)是刷牙必不可缺的工具。其设计因年龄和口腔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如儿童和成年人的牙刷,大小应有不同;牙周组织健康状况不同,刷毛的软硬程度也有所差别。

1.牙刷的选择 可根据个人刷牙能力、牙齿排列状况、个人爱好、医生的推荐和指导等选择合适 的牙刷。1975年,我国原卫生部、轻工业部、商业部在北京召开牙刷定型推广会议,制定了保健牙刷的标准,建议推广使用保健牙刷。

保健牙刷具有以下特点:
(1) 刷头小,以便在口腔内(特别是口腔后部) 转动自如。
(2) 刷毛排列合理,一般为10 ~12束长,3〜4 束宽,各束之间有一定间距,既有利于有效清除牙 菌斑,又使牙刷本身容易清洗。
(3) 刷毛较软,刷毛长度适当,刷毛顶端磨圆 钝,避免牙刷对牙齿和牙龈的损伤。
(4) 牙刷柄长度、宽度适中,并具有防滑设计, 使握持方便、感觉舒适。

近年来,国内外还设计生产了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牙刷,如喷头式牙刷、喷雾牙刷、弯毛牙刷、半 导体牙刷及电动牙刷等,各有其优点。目前应以使用保健牙刷为主。

2. 牙刷的保管 刷牙后,要用清水多次冲洗牙刷,并将刷毛上的水分甩干,刷头朝上,放置于通 风处充分干燥。每把牙刷使用不宜超过3个月。

(二)牙膏
牙膏是辅助刷牙的一种制剂,可加强刷牙的摩擦洁净作用,清新口气。在牙膏中加入其他有效成 分,如氟化物、抗菌药物和抗牙本质敏感的化学物质,则分别具有防驕、减少牙菌斑和抗牙本质敏感的 作用。成人每次刷牙只需用大约塚(长约lcm)的膏体即可。目前我国市场上牙膏大致可以分为普通 牙膏和功效牙膏两大类。

1. 牙膏的基本成分和作用 普通牙膏的成分主要为摩擦剂、洁净剂、润湿剂、胶黏剂、防腐剂、芳 香剂及水。

2. 功效牙膏
(1) 含氟牙膏:是指含有氟化物的牙膏。氟化物可以降低釉质的脱矿及促进釉质再矿化,抑制 致制菌产酸,干扰细菌和菌斑在牙面上的堆积与黏附。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次用量约lg。3〜6 岁儿童,每次牙膏用量约为“豌豆”大小,在家长监督指导下使用,以免过多吞咽牙膏,产生氟牙症 的危险。
(2) 抑制牙菌斑与减轻牙龈炎症功效牙膏:产品通过化学成分的作用抑制牙菌斑或减轻牙龈的 红肿、出血等炎症表现,但这些产品不是治疗牙龈炎的根本方法。
(3) 抗牙本质敏感牙膏:能缓解牙本质敏感,适合牙本质敏感者。但除非医师建议,否则不要连 续使用超过4周。
(4) 中草药牙膏:品种较多,有些中草药牙膏经实验室抑菌试验证实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三) 刷牙方法
刷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有效方法,但如刷牙方法不当,常会对牙体或牙周组织造成损伤,应予纠 正。最常见的损伤是牙龈萎缩使牙根暴露,或在牙颈部形成楔状缺损。这里介绍两种主要的刷牙方法。

1. 水平颤动拂刷法 又称改良Bass刷牙法(巴氏刷牙法),是一种有效清除龈沟内和牙面菌斑的刷牙方法。水 平颤动主要去除牙颈部及龈沟内的菌斑,拂刷主要清除唇(颊)舌(腭)面的牙菌斑。具体操作要领为:
(1)先牙齿外刷表面:将牙刷头与牙齿表面成45°角,斜放并轻压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轻轻做小圆弧状来回刷,上排的牙齿向下、下排的牙齿往上轻刷,确保每个牙齿的表面都被刷到,并注意轻刷牙龈;
(2)刷牙齿背面:牙刷竖起,同样成45度角斜放,上排牙齿向下,下排牙齿向上提拉轻刷;
(3)刷牙齿咬合面:将牙刷倾斜,与咬合面垂直,力度适中来回刷。建议选择保健牙刷,保健型牙刷的动感刷毛可发挥不同部位的独特作用,分别深入清洁牙面及牙间缝隙;灵活纤薄的刷头,令难以触及的后臼齿也被清洁干净。
(4)刷牙齿内侧面:牙齿的内面最容易藏污纳垢,也是最不好刷到的地方。刷上下前牙的内面时,应将牙刷竖起来,利用牙刷前端的刷毛沿牙缝上下以小圆弧刷动。
(5)轻刷舌头表面:由内向外轻轻去除食物残渣及细菌,让您的口气保持清新。
(6)漱口:用清水漱口,将嘴里的泡沫残留物清理干净。

2.圆弧刷牙法 又称Fones刷牙法,这种方法最易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解和掌握。刷牙要领:在上下牙轻咬合、闭口状态下,牙刷进入颊间隙,刷毛轻度接触上颌最后磨牙的牙龈 区,用较快、较宽的圆弧动作,较小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拉至下颌牙龈。刷前牙区时,上下前牙切缘对 切缘接触,作连续的圆弧形颤动。舌侧面与腭侧面需往返颤动,由上颌牙弓到下颌牙弓。

(四) 刷牙注意事项
1. 刷牙顺序 为保证刷牙时不遗漏某些部位,建议按照一定的顺序做到面面刷到。一般从一侧 最后一颗牙开始按顺序刷牙。

2. 刷牙时间 临床研究显示,人们在刷牙的初始两分钟内,牙菌斑去除量超过80%,两分钟后刷 牙效率明显降低。所以,普通人群建议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

3. 刷牙次数 最好在餐后和睡前各刷牙一次,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三、牙间隙清洁
牙与牙之间的间隙称为邻间隙或牙间隙,牙间隙是藏污纳垢、牙菌斑极易形成的场所。该区牙刷 常难以刷到,特别在牙列不齐者,情况更为严重,故必须采用其他方法来清洁牙间隙。

(一) 牙签在牙龈乳头退缩或牙周治疗后牙间隙增大时,可用牙签(tooth pick)来清洁牙的邻面和根分叉区。 常用的有木质牙签和塑料牙签。

使用方法:将牙签以45。角进入牙间隙,牙签尖端指向猗面,侧面紧贴邻面牙颈部,向稔方剔起或 做颊舌向穿刺动作,清除邻面菌斑和嵌塞的食物,并磨光牙面,然后漱口。

注意事项:①勿将牙签压入健康的牙龈乳头区,以免形成人为的牙间隙;②使用牙签时动作要轻, 以防损伤龈乳头或刺伤龈沟底,破坏上皮附着。

(二)牙线
牙线(dental floss)可用棉、麻、丝、尼龙或涤纶制成,不宜过粗或太细。有含蜡或不含蜡牙线,也有 含香料或含氟牙线。含蜡牙线一般用来去除牙间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但不易去净菌斑。不含蜡牙线上有细小纤维与牙面接触,有利于去除牙菌斑。牙线的使用方法是:
1. 取一段长20 ~ 25cm的牙线,将线的两端合拢打结形成 一个线圈。或取一段30〜40cm长的牙线,将其两端各绕在 左、右手的中指上。
2. 清洁右上后牙时,用右手拇指及左手示指掌面绷紧牙线, 然后将牙线通过接触点,拇指在牙的颊侧并协助将面颊牵开。
3. 清洁左上后牙时转为左手拇指及右手示指持线,方法 同上。
4. 清洁所有下牙时可由两手示指持线,将牙线轻轻通过 接触点。
5. 两指间牙线长度为1〜1.5cm。
6. 牙线通过接触点时,手指轻轻加力,使牙线到达接触点以下的牙面并进入龈沟底以清洁龈沟 区。应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伤牙周组织。如果接触点较紧不易通过,可牵动牙线在接触点以上 做水平向拉锯式动作,以逐渐通过接触点。
7. 将牙线紧贴牙颈部牙面并包绕牙面,使牙线与牙面接触面积较大,然后上下牵动,刮除邻面菌 斑及软垢。每一个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直至牙面清洁为止。
8. 再以上述同样方法清洁相邻另一牙的牙面。
9. 将牙线从转面方向取出,再次依上法进入相邻牙间隙,逐个将全口牙的邻面菌斑彻底刮除

注意:勿遗漏最后一个牙的远中面,且每处理完一个区段的牙后,以清水漱口,漱去被刮下 的菌斑。
如果手指持线不便,可用清洁牙邻面带持 线柄的牙线(牙线棒)。

(三)牙间隙刷
牙间隙刷(interdental brush)适用于牙龈退 缩处邻间区、暴露的根分叉区以及排列不整齐 的牙邻面。对去除颈部和根面上附着的菌斑比 牙线和牙签更有效,使用起来比牙线方便。牙 间隙刷分刷毛和持柄两部分,不同型号的牙间 隙刷的刷毛部直径不同,可根据牙间隙的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牙间隙刷,原则上选号宜小不宜大,根 据最小通过直径即牙间隙大小选择牙间隙刷,使用牙间隙刷应避免刺伤牙龈。

四、牙龈按摩
适当地按摩牙龈,可使上皮增厚、角化增强,还能加强牙龈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及氧的供 给,有利于组织的代谢和恢复,增进牙龈组织的健康。按摩可用手指或专门的牙间按摩器或清洁器进 行。刷牙或漱口后,用拇指、示指分别置于牙齿的唇(颊)、舌(腭)侧牙龈上,稍用力按摩,并徐徐由牙

根方向移向牙冠,再沿牙龈水平方向前后按摩约5分钟。对牙龈 乳头及根分叉部牙龈,可用锥状牙间按摩器按摩。该按摩器用橡 皮或塑料制成,用时将橡皮尖以45。角放入牙间隙,尖端指向粉 面,顺应牙龈乳头的正常外形,做旋转运动反复按摩数次。对未 做牙周洁治术的龈炎和牙周炎患者,暂不宜做牙龈按摩。

五、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

牙石依据附着的部位不同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龈上 牙石是沉积在临床牙冠、直接可看到的牙石;龈下牙石是在龈缘 以下、肉眼看不到需探针才能查到的牙石(图3-7)o龈上洁治术 是用龈上洁治器去除龈上牙石和菌斑,并磨光牙面,防止菌斑和 牙石再沉积,防治牙周病的措施;龈下刮治术则用龈下刮治器刮 除位于牙周袋内牙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是牙周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一 般是由专科人员操作进行治疗。

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
根据所用的器械不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可分为手用器械法和超声波洁牙机洁治法。

1. 手用器械法是用手持洁治器、刮治器,依靠腕力进行清洁牙齿的一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 但它是牙周专业医师的基本功。

2. 超声波洁牙机洁治法 是利用超声波洁牙机高效去除牙石的一种方法,尤其对去除大块牙石 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超声洁治后要用探针仔细检查有无遗漏的牙石,如果遗留应将其清除干净,洁治后应进行牙面抛 光处理。

超声洁治不宜用于放置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亦不宜在无相应防护措施下用于肝炎、肺结核、艾滋 病等传染性疾病患者。对龈炎患者,每6〜12个月做一次洁治,可有效地维护牙周健康。

[文件下载][关注口腔卫生保健.docx]


[文档编号][BPS-14013-ITEMTYPE-10012-23613]
早该帮
扫码看本页 本页浏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