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母校让我和蓝天相遇
浩渺太空,蓝天青云,如果没有选择航空航天,可能这些美好的意象,最终只会成为我与高考作文博弈的筹码。2022年9月,我从一中杏坛成功通关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半年多的相处,从初遇航空航天的激动、兴奋、自豪,经历了潜心了解飞机设计的好奇、疑惑、畏惧,最终到现在自学空气动力和航空建模的坚定、谨慎,不改的是希声无形推我前行的热爱,刷新的是我定义这个行业和自我价值的算法。百廿名校,润物无声。感谢卫辉一中让我和航空航天相遇,栽培之恩无以为报,同窗之情实难忘怀。我愿心怀感恩,传承精神,坚守“航空航天为人民”的誓言,努力用自己的才干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开辟新篇。

感恩:培根铸魂,赋值青春

没有老师们备战高考时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耐心指导,就没有我们最终通过高考成绩验证自我,获得选择人生道路的资格。虽然学习过程有遗憾,报考之际有慌乱,但最后能学航空航天的惊喜让我对未来充满期盼!无论何时何地想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既觉无畏,更觉无悔。再看周围的同学,几年的同窗生涯早就让我们拥有坚固的友谊。有人投身农林,誓将国土绘成丹青;有人选择新闻,用传媒力量守护岁律之光;有人身披白衣,立志悬壶济世驱散病痛,更有人光荣入伍,用身躯铸成护国长城!更别提那用智慧与经济学周旋的她,用耐心与考古学厮杀的他……看到同学们经历高考蜕变后都收获了一个优秀的自己,作为他们的朋友,我也止不住的高兴。虽然毕业后大家已经散居各地,彼此却常在对方的联系列表里见证时序更替。感谢老师教导!感谢学校让我认识这么可爱的同学们!

传承:英雄之道,肝胆相照刚进入大学时,我也曾自视不凡自鸣得意,误以为以后能凭航空航天的光环加持,不需费力便可步步高升。然而,接下来一连串的打击犹如给我当头棒喝。学校里惊人的男女生比例反映这个行业对于女性早已提出更高的要求,“赶紧转走吧,哪个正常女生来造飞机啊?”“看看电影《钱学森》里边儿戈壁滩里的活,这你能干吗?”不仅如此,“风洞实验”“飞机翻倒实验”等几次专业知识的具体了解,更让我对这个行业高强度高精度的业务要求产生震惊甚至是畏惧之情。再翻出课本,看着上面熠熠发光的顾诵芬、程不时,我深深陷入了迷茫。此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没有哪一个行业天生光荣,也没有哪一个工作可以一劳永逸。荣誉的背后都是超乎常人想象的困苦,是无数细微小事的汇聚。层峦的巍峨之下是每一粒砂石互相扶持,洪波的跌宕里蕴含着每一滴水的肝胆相照。就像一中的老师们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辛辛苦苦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我的同学们也在各自的领域脚踏实地的锤炼自我,没有无数肉眼难见的平凡,英雄的世界才会真正荒芜。诚如母校校训,“见贤思齐”,方能“日新月异”。虽然在各行各业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卓尔不凡,但是我们都能怀着真诚而朴素的心愿,把每一天过好,把每一个小的工作做好。教书育人,写新闻和造飞机的任务同样平凡但也同样伟大,他们都成就了时代,最终汇入了时代。

开辟:人民所愿 圆梦云天在一中时,校领导和老师常教育我们要爱党爱国,立大志向。如今的我们之所以有资格“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与无数前辈“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奋斗牺牲密不可分。因为经历了无尽苦难,我们才更知大国重器对和平的意义。几十年来,在列强围堵和自身落后的恶劣条件下,中国航空航天踉跄与重振并生,受挫和突破共存。无数不屈不挠的科研先辈为了能让我们的国家有一架好飞机,一只好火箭,一颗好导弹,在这条路上无私奉献自己的血和肉,汗和泪。别的国家能有,凭什么我们没有?凭什么中国的飞机要用法国的软件画图还不能写中文名?每当我在课本上看到C919十五年咬牙坚守的心酸历程,每当我在发射直播中目睹载人航天的可喜战绩,每当我看到纪念日时冯如(中国航空之父)、钱学森先生的雕塑前都堆满鲜花,我都深刻的意识到,没有什么比我们心中想要学好知识的信念更加真切,没有什么比我们想为人民圆梦的力量更加坚韧。就像滴水穿石,火焰照空,这种信念和力量源自我们这个行业对克服一切困难的坚信。我虽不才,却也知道我们将经历怎样的一切,面对卡脖子的航空发动机考验时做出的抉择,面对极端飞行数据探测时挺身而出的担当,面对敏感技术封锁的用力与坚守,这些曾经连成我所有前辈的人生轨迹,这些也终将造就我的真实存在。“块然一躯,渺忽微矣,吾人奋其悲壮之精神,以与无尽之宇宙竞近,又何不能之有?”

一朝沐杏雨,终生念师恩。在2023年的年初回望,万般感恩母校让我的未来与蓝天结缘,成就了我终生难忘的2022。虽然时代让我们颠簸以陷入风波,但母校却教会我们用拼搏作为反驳。真诚希望所有老师、领导和学校工作人员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文件下载][感谢母校让我和蓝天相遇.docx]


[文档编号][BPS-13841-ITEMTYPE-10012-20927]
早该帮
扫码看本页 本页浏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