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网络技术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金融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股市行情、银行收费、银行调息、投资理财等问题时常形成舆情热点。网络上的这些舆情信息里面即包括正面舆情同时也夹杂着误读、曲解和情绪化因素的负面舆情。本文探讨了网络舆情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方向,这些方向能有效利用正面舆情,减少和消除负面舆情的影响辅助整个金融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由于网络舆情技术刚刚开始试水金融领域,还没有正式对市场推出,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也需要一定技术上的突破,这在文章最后我们给予了阐述。

关键词: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技术;金融业

1、网络舆情

1.1网络舆情定义

关于网络舆情的概念,国内已有研究对其进行了界定,但尚未形成共识,不少研究还存在滥用混用概念的现象,对深入地进行网络舆情研究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研究网络舆情,有必要先理清其概念。

目前,关于网络舆情的定义主要有两大阵营。其一是军犬舆情系统创始人彭作文给出的网络舆情定义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网络舆情六大要素:网络、事件、网民、情感、传播互动、影响力。其二是曾润喜在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一文中给出的网络舆情定义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其别强调了舆论与舆情的区别,舆论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聚表现,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是单种意见的集合,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否则不能认为是一种舆论。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可以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也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这也是最容易将二者混淆的地方。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这两种定义虽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其阐述网络舆情的核心都是网络、事件以及人对事件的反应。所以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我们要基于网络,针对事件,收集、监测和分析人对事件的反应,以便于相关部门能及时对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1.2网络舆情特点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电子公告板(BBS)、博客(Blog或Weblog)、聚合新闻(RSS)、空间、电子邮件(Email)、其他社会性软件平台等。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

1)直接性,通过BBS、新闻点评、博客网站和个人空间,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

2)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3)偏差性,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2、网络舆情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2.1网络舆情技术

网络舆情技术是有效掌控网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网络舆情技术主要包括:话题检测、话题跟踪、自动摘要、趋势分析、舆情预警等。

1)热话题检测:可以根据新闻来源的权威度、发言时间的集中程度等参数,发现指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并可以根据主题关键词和回帖数进行整体语义分析,识别出所有敏感话题。

2)话题跟踪:可以对文章进行聚类,分析新发表文章、帖子是否和已有文章主题是同一话题。

3)自动摘要:可以对所有文章、话题倾向自动分析,形成摘要。

4)舆情趋势分析:可以针对某个主题分析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热度。

5)突发事件分析: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空的全面分析,得出整个事件发生的全貌并对事件的下一步的趋势进行预测。

6)舆情报警:可以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进行及时发现并产生报警。

7)舆情统计报告:根据舆情分析引擎处理后得到的数据生成相应报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进行浏览,并提供了检索功能,可以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查询,得到话题信息的详细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2.2网络舆情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网络舆情技术从诞生起就显示出巨大的威力,涉足面也愈来愈广,已经从单纯的社会领域走入了专业性更强的金融投资领域。由于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信息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不容忽视。这些信息关乎着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稳定。

为了金融行业更好的发展,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网络舆情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

2.3辅助投资工具

目前很多人把网络舆情技术视为新的理财工具,并不夸张,某一个新事件的发生或者是网络上对某支股票的热议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金融实践者们的行为,同时进一步影响着股市变化的趋势。

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网络舆情技术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将对金融创新、衍生产品等有促进作用。他表示,“未来的资本市场将逐渐转型为市场股民化、股民网络化。”

中科精诚总经理梁正之则表示,“目前网络舆情这一技术仅为一些监管部门运用,未来我们将研究如何逐步向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推广应用。”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网络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余智华表示网络舆情技术是基于内容的智能分析技术,金融行业可以建立一个与当前流行的股票软件和金融市场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功能定位完全不同的信息跟踪分析技术。并且通过系统监测互联网上的相关新闻报道、相关评论等,跟踪分析这些信息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将这些信息按照知识模型体系进行分析与组织,为投资者及相关机构提供便于分析利用的、相互关联的信息来源。

2.3.1声誉风险管理

近年来,我国各金融机构按照国家有关金融监管制度,初步建立了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制订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应急预案。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同时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高度重视及积极回应,互联网业已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金融机构如何建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有效舆情监控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近两年来,金融行业的“声誉危机事件”屡见不鲜,致使相关金融机构形象受损、信用度滑坡,并严重影响了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为更好地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维护金融稳定,进一步帮助金融机构树立品牌形象、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网络舆情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必不可少。它能有效防止负面信息的肆意传播和舆情失控,协助金融机构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为金融机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

2.3.2辅助决策管理

辅助决策管理系统主要作为相关管理机构的辅助决策工具,通过网络舆情技术,收集分析金融市场信息,并与传统的金融分析数据相结合,以决策主题为重心,以传统金融分析方法为基础,网络舆情技术为辅助,构建决策主题研究相关知识库、政策分析模型库和情报研究方法库,建设并不断完善辅助决策系统,为决策主题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决策支持和知识服务。为金融管理研究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起到帮助、协助和辅助决策者的目的。

3、可能存在的问题

虽然网络舆情技术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净化网络舆论环境,维护金融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

1)舆情技术的准确性问题。网络舆情技术发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性的检验标准,其准确度到底达到什么水平,尚不可知!尤其相比对一目了然的公司财务报表、年报这类结构性数据进行预测,运用舆情分析技术对纷繁复杂的非结构性数据——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真的可以提升预测的准确性吗?

2)网络舆情技术给网民带来的安全性问题。通过网络舆情技术所收集的信息难免涉及到网民个人隐私,这些信息该如何管理?是否会给网民带来困扰?

3)对于相对复杂的财务数据结构,对其跟踪和挖掘技术也要求甚高。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09

[2] 马海兵.网络舆情及其分析技术[N].光明日报.2007.01.22.

[3]贾孟飞.基层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银行家.2010,(12)

[4]章栋兵.互联网舆情分析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5]邓飞.网络舆情技术:新的理财工具?[N].中国经济导报.2011.05.24.

[6]吴绍忠,李淑华.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文件下载][舆论网络技术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docx]


[文档编号][BPS-13688-ITEMTYPE-10012-14563]
早该帮
扫码看本页 本页浏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