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幼儿虽然对几何形体有了基本的感知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幼儿对一些现实物体容易混淆,特别是圆柱体的物体,孩子往往和圆形和球体分不清楚。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认识圆柱体,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用各种圆柱体制成的机器人一个。胡萝卜、粉笔、小刀。人手十枚一样大小的硬币。浆糊、长方形纸8张、水笔8盒废卫生纸筒8个、各色腊光纸若干、吸管一篮、薯片筒若干、各种空心小形体。
  活动过程:
  1、通过机器人柱柱激发参观圆柱世界的兴致。
  2、听音乐开火车带领幼儿到《柱柱世界》,通过反复尝试初步认识圆柱体,引导幼儿体验圆柱世界的秘密。
  (1)玩一玩、想一想引导幼儿第一次游戏尝试,知道圆柱体的名称。
  让幼儿任意挑选一种玩具,自由感知圆柱世界的秘密。
  启发提问:你玩的是什么?它像什么形状?你还发现了圆柱世界的什么秘密?鼓励幼儿完整表述自己的经验,重点能说出它像什么形状?
  以机器人口吻小结:《柱柱世界》里的每样东西都像柱子一样,这种形体就叫圆柱体。
  (2)量一量说一说引导幼儿第二次测量尝试,感知圆柱体的特征。
  启发尝试:你发现圆柱体是什么样的?它跟圆形一样吗?请你再玩一玩,想一想,你是怎么玩的?每个圆柱体摸上去都是什么感觉?能用手,绳子,尺子量一量圆柱体的两端和中间是否一样?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
  小结:圆柱体的两端是两个一样大的圆形,中间部分一样粗,放倒了还会滚动。
  3、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巩固认识圆柱体,提高幼儿对圆柱世界的辨别能力。
  叠一叠,变一变,让幼儿在比较尝试中加深对圆柱体的印象。启发提问:你知道硬币是什么形状的?你能不能用许多硬币变一个圆柱体?幼儿操作,你是怎么变的?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像什么?
  小结:一个一个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像圆柱体。
  4、让幼儿想办法,把粉笔、胡萝卜变成圆柱体。
  活动延伸:
  1、让幼儿导生活中找出圆柱体的物体,并画出来。
  2、体育角内放高跷、圆柱状沙袋、棍、易拉罐、滚筒等,进一步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3、在美工区各种圆柱材料,让幼儿通过小制作延伸幼儿对圆柱世界的想象创造能力。
  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再看看、玩玩、想想、量量、做做过程中,充分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教师始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引导幼儿通过两次探索尝试基本掌握了圆柱体的特征,又通过变一变、削一削进行巩固。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积极探索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削一削,把粉笔、胡萝卜变成圆柱体,孩子们在操作时难度较大。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9.doc]


[文档编号][BPS-12660-ITEMTYPE-10012-12660]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9.doc]

 教案目标:
  1、感知物体间的大小差异。
  2、尝试使用一些工具改变各种食物的大小,并愿意表达操作过程。
  3、认识一些常见工具,培养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案准备:
  1、各种食物:芹菜、黄瓜、胡萝卜、桔子切成两半的火龙果。
  2、各种工具:勺子、幼儿使用的剪刀、安全的小刀。
  3、大的记录表一张。
  教案过程:
  一、认识各种食物。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看有些什么呀?
  2、师:你们吃过这些东西吗?你们喜欢吃吗?
  二、认识瓶上标记。
  1、师:好吃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看,瓶宝宝的肚子空空的,肯定怎么样?(饿了)我们把好东西送给瓶宝宝吃,好吗?
  2、师:这个瓶宝宝说话了,它说“我最喜欢吃芹菜了,请你喂芹菜给我吃。”那你们看这个瓶宝宝喜欢吃什么呢?(认瓶上标记)
  三、初次探索,尝试喂瓶宝宝吃东西。
  1、师:瓶宝宝又说话了,它说“等会你们喂我吃东西的时候要注意卫生,不能把好东西掉在地上,能做到吗?”喂的时候可以和我说说话:“瓶宝宝,我喂芹菜给你吃。”
  2、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瓶宝宝,先看看它喜欢吃什么,再想办法喂给它吃。
  3、幼儿操作。
  幼儿尝试将食物放进贴有这种食物图片的瓶子里。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交流与讨论:
  (1)你的瓶宝宝吃到东西了吗?为什么?(引导说出“瓶子口太小,食物太大。”)
  成功的幼儿来讲讲:你用了什么办法让你的瓶宝宝吃到东西的?(我把长长的芹菜掰成一小块一小块,)如幼儿不会讲,引导语:这颗芹菜怎么样?(长长的,)瓶子里的芹菜是怎么样的?(小小的),你怎么把芹菜变成小小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结:你真能干,用手把长长芹菜掰成一小段一小段让瓶宝宝吃到芹菜,谢谢你!
  没成功的幼儿:谁来告诉我是原因你的瓶宝宝没吃到东西呢?这里可引出的问题:食物大,食物硬。根据幼儿的问题教师想好预设回答,特别强调帮助幼儿找出原因所在瓶子的口太小,食物太大。
  小结:原来是瓶子的口太小,食物太大太硬,瓶宝宝才吃不到好吃的东西呢。
  (2)师:那有什么好办法能让瓶宝宝们都能吃到这些大大硬硬的东西?
  幼儿:小刀,剪刀等等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工具,看有什么?(剪刀、刀、调羹),
  四、再次探索,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1、交代实验操作要求。
  (1)师:我们用这些工具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在用刀和剪刀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也要保护好别人。)
  (2)师:现在我们请这些小工具来帮帮忙吧,请小朋友们选好瓶宝宝,找到他们爱吃的食物,把它们变成小小的喂给瓶宝宝吃吧。
  小工具在框里,小朋友可以自己选,要注意安全哦。
  2、幼儿操作。
  (1)、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使食物大变小,并把食物对应放进贴有这种食物图片的瓶子里。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边操作边表达实验过程。
  3、交流与记录。
  (1)、师:你把大大的食物变成小小了吗?瓶宝宝吃到食物了吗?
  (2)、师:你用什么办法把长长的芹菜变成小小的喂给瓶宝宝吃的。用剪刀剪什么?
  (3)、根据幼儿回答选择图片记录。
  (4)、幼儿看着记录表,学着说一说。教师继续引导幼儿用粘贴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引导幼儿看着记录表完整表述实验过程——“我用刀(剪刀、勺子)把黄瓜(芹菜、火龙果)变成小小的,喂给瓶宝宝吃。”
  小结:今天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学会运用小剪刀,小刀,调羹,和手来让食物变小,在平时我们的生活中,对不同的食物我们也要运用不同的工具让它们变小变短呢,如(是否结合生活中的来说说)
  五、自然结束活动。
  师:“瓶宝宝吃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非常高兴。小朋友一起拿着瓶宝宝和他们去做游戏吧!”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10.doc]


[文档编号][BPS-12043-ITEMTYPE-10012-12043]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10.doc]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水,发现有的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能沉在水里。
  2.在玩水发展幼儿对操作的兴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盛水的大盆3-4个,内装有半盆水;每人一个塑料筐,内有多种材料(小积木.塑料玩具.玻璃球.铁夹子.木夹子等)
  活动过程:
  1.介绍各种材料,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
  提问:小朋友很喜欢玩水,这儿有几盆水,每人还有一个小筐,小筐里有许多东西,你们一样一样地把它们放入水里玩玩,看看会怎么样?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引导幼儿边玩边说说自己的发现。
  (1)组织幼儿谈话,问幼儿玩水时发现了什么。
  (2)根据幼儿的发现,教师请幼儿再玩一次,看是否是这样?(不同的材料有的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
  活动建议:
  活动继续进行,当孩子发现材料的沉与浮后,再请幼儿将会沉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将能浮起来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8.doc]


[文档编号][BPS-12042-ITEMTYPE-10012-12042]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8.doc]

目标:
  1、感知秒、分、时等地时间单位,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
  2、能在给予的时间上大胆表达与演示。并能在钟面上根据时间提示正确画出时针和分针。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准备:
  挂图闹钟日历
  幼儿用书
  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这是什么?(时间)时间可以从哪里知道呢?
  (二)感知不同的时间单位1、感知时间单位"秒"提问:
  (1)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他们谁走的最快呢?那你知道一秒有多长吗?
  (2)听闹钟感知一秒的长短,
  (3)小结:秒针走一步滴答一声就是一秒。
  (4)你能在一秒钟的时间里做什么事呢?(幼儿自由回答后师进行小结)
  2、感知时间单位"分"提问:一秒钟我们做不了什么事,那一分钟有多久,我们又可以做什么吗?
  (1)让幼儿知道60秒=1分钟,看闹钟知道一分钟有多久。
  (2)请幼儿用一分钟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
  3、感知时间单位"时"
  (1)提问:你知道一小时等于多少分钟吗?我们上几节课是一小时呢?
  (2)出示挂图:你觉得这些事能在一小时完成吗?
  (3)如果给你一小时,你会做什么呢?
  (三)理解"天"
  (1)闹钟中能告诉我们秒、分、时的时间,日历中能告诉我们天、星期、月、年的时间。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在一天中你会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呢?
  (2)看幼儿用书说说一天中小朋友会做什么,在什么时候?
  (3)第二天我们可能还会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但我们的天数还一样吗?为什么?
  (4)师结时间的一去不返,如何珍惜时间(用前面的谜语做小结: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抹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四)操作活动:看幼儿用书P3—4根据提示画出时针和分针。
  (1)看操作书说说少了什么?
  (2)讨论如何画时针和分针
  (3)幼儿操作
  (4)讲评
  活动反思:
  观察记录本次活动,我首先用谜语的方式引入,然后和小朋友探讨钟面的结构特点。大暴雨说:“钟面有12个数字”,宝宝说:“钟面有两个指针(不要求掌握秒针),然后教小朋友认识整点。活动的第一部分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制定了丫二班的时间表,一起讨论几点起床、上学、上课、午睡、午餐,然后指定一个时间表,在制定时间表的时候巩固小朋友对于整点的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活动“滴答、滴答几点钟”,对于整点的学习小朋友基本都学会了。
  活动结束后,我仔细地回想了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参与程度比较好,可能和老师的奖励有关,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保留。但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由于时间不够,就玩了一轮,有的小朋友就没有机会在课堂上玩,感觉很失落
  调整思路:
  1、将游戏的环节留到接下来的游戏活动时间中
  2、或者调整时间,减少开始的钟面结构的探讨时间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7.doc]


[文档编号][BPS-12041-ITEMTYPE-10012-12041]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7.doc]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毛巾、海绵、布、餐巾纸、香烟、粉笔、砖头、马粪纸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大小不同)若干。
  2.塑料、铁钉、玻璃等不吸水的材料若干
  3.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花菜、莴笋等蔬菜。
  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
  教师无意中打翻一杯水,问:
  1、“谁能帮老师把水弄干净?” (小朋友帮忙拖地、用抹布抹)
  2、“说一说刚才的水都到哪儿去了?”
  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
  (棉花、纸、植物等。)
  二、幼儿探索实验
  1、请你把桌上的东西慢慢地放进水里,你发现了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2、教师提问:“抹布为什么会吸水?”(幼儿讨论)
  3、蔬菜会吸水吗?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萝卜吸水的原因
  教师总结:像抹布之间细小的缝或者是蔬菜中的细小的管子就叫毛细管。
  三、迁移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地方存在着毛细现象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附:
  知识背景:
  毛细管:指很细很细的管子,人们通常还把物体的细微缝隙也认为是毛细管,如棉花、海绵、纱布、毛巾、吸水纸纤维间的缝隙。
  毛细现象:酒精灯里的酒精由棉纱灯带吸上来供点燃;桌上茶杯打翻了,放上一块抹布,水很快就被吸干,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毛细现象。而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再通过许多极细的管道向上输送水分到叶和花朵中,这也是毛细现象,土壤深处的水分则靠土壤的毛细作用升到土壤表面,使泥土表面保持湿润的。
  把直径很细的管子插到液体里,当液体的内聚力大于附着力时,管内液面下降,表面凸起;当液体的内聚力小于附着力时,管内液面上升,表面凹下。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6.doc]


[文档编号][BPS-12040-ITEMTYPE-10012-12040]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6.doc]

设计思路
  带孩子们外出活动时随处可见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鲜花,他们对色彩很感兴趣,同时对大自然中美丽的花朵也是情有独钟。自春晚过后,刘谦表演的魔术便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孩子们也经常讨论着神奇的魔术表演,有的甚至跃跃欲试尝试着表演简单的魔术。为了将以上两点有机结合,根据大班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水平,我设计了本活动。活动主要涉及科学领域,在活动中使幼儿初步了解水的吸附力的作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动手制作乒乓球小花,并通过各种方法尝试让小花转起来,通过探索对水的吸附力有直接的认识,并在整个活动中体验旋转带来的快乐,产生对科学操作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操作,体验旋转带来的快乐,产生对科学操作活动的兴趣。
  2.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3.尝试用剪刀剪硬质物品,学习用废旧乒乓球制作旋转的小花。
  活动准备
  1.废旧乒乓球若干,剪刀、泥工板每人一套,清水、小筐每桌一份。
  2.录音机,轻音乐及欢快音乐磁带。
  3.“闯关”幻灯片。
  4.魔袋一个,不同材质的小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魔术“变小花”,导入活动
  1.老师扮魔术师,从魔袋里依次变出不同材质的小花,导入活动内容。
  2.鼓励幼儿通过闯关成为神奇的魔术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制作旋转的小花并探究旋转的奥秘
  1.引导幼儿闯第一关“观察关”。播放幻灯片1,老师变出乒乓球小花,请幼儿在观察外形的基础上说一说其制作方法。
  (1)这朵小花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谁能说一说是怎样做成的?
  (2)师生小结乒乓球小花的制作方法,强调剪刀剪硬物的技巧:用半个乒乓球做花朵,用剪刀剪出你喜欢的花瓣形状,剪刀用力要适当,注意花瓣要剪均匀,一朵漂亮的小花就做好了。
  2.引导幼儿闯第二关“动手关”。播放幻灯片2,用剪刀、乒乓球制作小花,教师巡回指导。
  3.引导幼儿闯第三关“探索关”。播放幻灯片3,利用学具让小花旋转起来。
  (1)幼儿自由探索:请你试一试,如何让你的小花转起来。
  (2)提供泥工板、清水,引导幼儿将小花底部蘸少量清水放在泥工板上不停旋转。
  (3)小结幼儿操作,肯定幼儿的探究。
  4.引导幼儿闯第四关“揭秘关”。播放幻灯片4,初步了解水的吸附力的作用。
  (1)引导幼儿讨论:小花为什么一直转,不容易掉下来。
  (2)师生小结:必须有水,小花才不容易掉下来,水的吸附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板子的倾斜度决定小花旋转的速度。
  5.游戏“看谁转得快”,让幼儿亲自尝试如何让小花转得更快。
  现在请小魔术师运用你的魔法让小花转得更快,在规定时间内比比看,谁的小花转得又快又稳,不会掉下来。
  三、小结幼儿操作情况,引导幼儿感受旋转的快乐
  1.幼儿用肢体动作扮演小花,随欢快的音乐旋转。
  2.鼓励幼儿寻找生活中更多旋转的物品,萌发探究的兴趣。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5.doc]


[文档编号][BPS-12039-ITEMTYPE-10012-12039]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5.doc]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处。
  2.喜欢参加制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练习过编辫子。
  2.纸、笔、绳子、棉花和颜料等。
  3.各种动物尾巴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1.了解动物尾巴的样子和用处。
  观看小白兔尾巴的幻灯片,讨论:这是谁的尾巴?它有什么用处?如果小兔子的尾巴长长的,会怎么样呢?
  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经验,结合幼儿的发言内容放有关的幻灯片(如松鼠、袋鼠、牛、壁虎和鱼)。
  小结:动物的尾巴有各种不同的用处。
  2.制作各种动物的尾巴。
  讨论:怎样制作动物尾巴?
  幼儿自定内容,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尾巴。
  3.玩抓尾巴的游戏。
  延伸活动
  1.日常活动中继续丰富幼儿有关动物尾巴的相关经验。
  2.提供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玩其中的配对游戏。
  目标
  1.理解并能说出一些动物的尾巴的形态和作用。
  2.对动物的秘密有兴趣,喜欢问有关的问题。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4.doc]


[文档编号][BPS-12038-ITEMTYPE-10012-12038]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4.doc]

活动目标
  1、通过科学小实验,发现盐可以帮助毛线将冰块吊起来的秘密。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及探究。
  活动准备
  1、冰块(数量充足,呈方形,大小均匀)、毛线若干(剪成30厘米长)、盐。
  2、放冰块的托盘,小勺、小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冰块,引出问题。
  1、请小朋友摸摸冰块,回忆冰能融化成水,水能结成冰的特性。
  2、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冰块吊起来?
  部分幼儿:用毛线将冰块绑起来,然后就吊起来了。
  3、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用毛线把冰块绑起来,就能把它吊起来呢?
  二、小实验:神奇吊冰。
  1、引题:老师给小朋友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2、师演示:将毛线放在冰块上,然后洒上盐,用手压一会儿,就把冰块吊起来了。
  3、老师是怎么把冰块吊起来的,是谁帮的忙呢?
  幼儿讨论后,教师:对了,是盐在帮忙,因为盐可以降低冰的温度,使融化了的冰还能再结成冰,所以我们用毛线把冰块吊起来了。
  三、幼儿探索操作。
  1、提醒幼儿毛线放在冰块上后再洒盐,可以用手压一下。
  2、对于失败的幼儿,帮助他们寻找原因,然后再尝试实验。
  3、对成功的幼儿提出更高要求,尝试用一根毛线吊起尽可能多的冰块。
  4、简单。
  四、比赛:吊冰小能手。
  小朋友都很能干,我们来比赛一下,用一根毛线,有哪些方法来吊冰?请你试一试,看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多?
  幼儿操作后,将各种方法用图示法记录在大图表里。如:
  (1)用一根毛线两头各吊一块冰。
  (2)从冰块的正面、侧面来吊。
  (3)用盐将冰块与冰块先粘在一起,再把它吊起来。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各种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在材料的投放上,增加糖、面粉等和盐放在一起,贴上标签,让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探索,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3.doc]


[文档编号][BPS-12037-ITEMTYPE-10012-12037]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3.doc]

活动目标:
  1.在与老师、伙伴玩水游戏中,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和清洁、浇灌的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通过幼儿初步尝试的探索过程,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 各种会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颜料和一盆水。
  2. 家长与幼儿一同探讨有关“水”的话题,丰富对水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分组玩水,进行水的操作探索,感知水的特性。
  1.将幼儿分为四组,给每组幼儿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动。在幼儿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在做每一次尝试之前,先猜一猜都会发生什么变化。
  2.教师在每组进行巡回指导,在指导过程中,
  1)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
  2)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3)让幼儿感知水上物体的浮沉。
  二、幼儿共同讨论自己观察到的水。
  1.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在玩水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工具,是怎样玩的,都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了解水可以把手洗干净的用处等)
  2.幼儿讲述后,教师做简单,请大家表扬玩水时最干净最节约用水的一组小朋友。
  三、幼儿观看“水”的广告宣传片,教师与幼儿谈话,帮助幼儿发现水的用处大。
  1.教师请幼儿讨论: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水,都用水做些什么?
  (让幼儿知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我们要节约用水。)
  2.教师延伸幼儿话题:水的用处很大,怎样就能做到节约用水?
  (提示幼儿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喝水时拿紧杯子不要洒水,洗手不要磨蹭时间,洗完要关水龙头。)
  四、游戏:“吹泡泡”。
  教师在水里加上洗洁精和肥皂粉,带领幼儿一同吹泡泡。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2.doc]


[文档编号][BPS-12036-ITEMTYPE-10012-12036]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2.doc]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手的主要特征和结构,能正常说出手指的名称。
  2、知道手能够做许多事。
  活动重点:
  知道手指的名称
  活动难点:
  知道手的用处。
  活动准备:
  谜语一首、幼儿用书《手》
  活动过程:
  1、认识手:
  猜谜语,引出小手。
  幼儿看看、说说自己和同伴的小手。
  ——“我们的小手有什么不一样?”
  (如:有的手大、有的手胖,教师可及时归纳幼儿的发现。)
  幼儿数数一只手有几只手指。
  幼儿说说手指的名称,重点认识大拇指、中指和小指。
  ——“谁长的最胖?它叫大拇指。”
  “谁长的最高?它叫中指。”
  “谁长的最小?她叫小指。”
  2、玩游戏“手指点点名”,重点是说出大拇指、中指和小指的名称。
  教师说出各手指的名称,幼儿指出来。
  教师出示手指,幼儿说出名称。
  3、经验迁移,说说小手的本领:
  ——“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领?”
  “你会做什么事?”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1.doc]


[文档编号][BPS-12030-ITEMTYPE-10012-12030]

[文件下载][样本与范文 1.doc]

第1页┆共1页  1 每页10项┆共10项
早该帮
扫码看本页 本页浏览数